回訪幸福 看見"挺立"人生
2015-11-17 | 湯韶松花蓮慈濟醫院名譽院長、骨科專科醫師陳英和勇於面對挑戰,成功地讓兩位年輕人站了起來,重見人生光明,自信地挺直走回廈門。治療期間,陳英和院長除了展現高超的醫術,更用愛關懷他們,彼此結下了如父子、父女的深厚情誼。
結束治療返回廈門後,陳英和院長依然關心楊曉東與陳團治的復建和生活。2015年11月14日,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慈濟醫院名譽院長陳英和、慈濟基金會文發處主任何日生一行人來到廈門,回訪關懷海峽對岸的這兩例結合慈善與醫療的個案,奏響愛的迴旋曲。
院長稱讚 曉東進步大
經過四十分鐘的車程,陳英和院長與慈濟志工一行人抵達楊曉東所居住的翔安區霞美村。車子進入村莊,只見道路兩排整齊的黃槐樹花盛開蔟蔟,幾隻黃牛在廣闊的田地裡自由地吃草,而楊曉東正騎著自行車在村口等候「生命中的貴人」到來。
陳英和院長一下車,楊曉東就迎上前去。時隔整整兩年,兩人再次見面,陳院長見到曉東壯碩硬朗的身板,滿意地對曉東說:「您很棒哦!」說完,曉東就騎車載著院長到家門口,大家都發出了驚嘆聲!
還記得楊曉東剛回到廈門時,還只能依靠拐杖行走,經過兩年來努力地復建,現在不僅步履矯健,還能騎車載著院長。根據長期關懷楊曉東的慈濟志工說明,自行車已經成為楊曉東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他平時會騎車到店鋪幫媽媽買東西,還會載媽媽去坐公交到慈濟做環保。
才走入家門,楊曉東和媽媽朱金釵迫不及待地帶著院長及眾人逛自家的菜園。菜園裡種著花生、花菜、高麗菜等等,長得正盛,一派生機。楊曉東用手指著菜園跟院長介紹:「這是我種的秋葵、甘蔗、芒果、木瓜……」眾人都把眼睛擦亮,一起圍過來看個仔細。
回到楊曉東家的客廳圍坐,楊曉東主動地一一奉茶,媽媽還送上自家種的花生給大家品嚐。霞美村書記得知陳英和院長要來,特別前來道謝,「這是曉東的福分,碰到了好院長,才治好了他的病。當時到了曉東房間,看到他老是坐在床上,抱著膝蓋上網,我不敢相信他能夠治好。現在天天碰到他騎自行車,一天都會騎幾十公里。」
林俊龍執行長對村書記說:「這一趟陳院長過來,主要來看曉東是否還需要再開刀。看起來他恢復地超過預期。現在看來不需要了。」楊曉東的媽媽跟著補充說:「曉東最近天天做復建,身體又直很多,可以平躺了,以前都是側躺。」
對著楊曉東的身體做了幾項專門檢查後,陳院長拍拍曉東的背,叮嚀著說:「你現在康復已經很夠了,已經走出戶外了。除了走出戶外,還要試著走進哪一個地方去工作,要學會和別人共事。」楊曉東點頭稱是。他表示,很感恩院長、慈濟醫院志工的照顧,今後會去找一份工作,更希望可以成家立業。
跪謝恩人 依依不捨
一個多小時的停留,對楊曉東和媽媽來說實在太短暫。當陳英和院長上車要道別時,曉東媽媽揮著雙手,依依不捨地說:「院長慢走!院長慢走!」此時車門正要拉上,曉東媽媽情不自禁地雙膝跪了下去,緊緊握著院長的手,熱淚盈眶地對院長說:「院長感恩!院長感恩!您要常來啊!您要常來!」院長趕忙勸導,曉東媽媽才站起來。
「這麼久時間沒有看到院長,我真的太感動了!一直盼院長來盼了很久。院長為曉東做了很多,我沒有什麼可以報答的。」與院長道別後,曉東媽媽對志工說,「在臺灣的時候,每次院長查房,曉東都對院長很兇,院長卻用笑容對待他。現在曉東人變了,脾氣也改了,會幫助別人,比院長想像中的還要好。」
曉東身體重度蜷曲,自我封閉十八年不與人交流,且脾氣暴躁,早年即失去丈夫的朱金釵身心備受煎熬,對楊曉東卻仍不離不棄。直到前年陳英和院長的出現,母子二人終於脫離了苦海。
如今的楊曉東,不僅身體恢復得好,心門也打開了,懂得關心別人,與人互動。曉東媽媽如釋重擔,內心無比寬慰,她一直認為陳院長是曉東的再生父母,感恩二字永遠存在心中。
成功過關 院長笑開顏
陳英和院長一行轉住在同安的團治家。罹患極重度先天雙膝反曲的陳團治,在臺灣經歷七次手術後,扭轉了跪地行走的人生,如今已是亭亭玉立的少女。今年(2015年)元月回到廈門後,經過半年多努力復建,團治擺脫了拐杖,終於能自己一步一步地走。現在的她在蓮花醫院工作。
陳團治和家人、陪伴的慈濟志工,以及蓮花醫院院長李力及團治的同事們都在門口等候迎接陳英和院長的到來。陳英和院長一下了車,就與團治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這個擁抱讓這「父女倆」足足盼了半年!
等院長與大家一一問好後,陳團治牽著「院長爸爸」的手走進屋子。當走到大門前時,遇到有二十多釐米高的門檻。這時,陳英和院長鬆開團治的手說:「來,我要看這個考驗。」陳團治直直地抬起整條左腿跨過門檻,右腿緊接著跟過去。院長開心地說:「非常好!非常好!這一關是一大關。」
接著挑戰第二關——上樓梯。陳團治一手扶著樓梯護欄,一手摸著牆壁,直直的兩條腿一層一層邁上去,每一步都很小心。這樣的姿勢不禁讓人回想起曾在花蓮時,陳英和院長雙腿穿戴矯形器,親自為陳團治演示手術後上樓梯的樣子。
陳英和院長說:「發現團治比剛剛出院的時候進步太多了,她站立的時間更久,步行的方式更接近正常,甚至都不用拿拐杖了,預期還可以再繼續進步。」團治媽媽也表示,現在團治行動更自由了。
手作漫畫 難忘回憶
來到團治的房間,陳團治迫不及待地給院長送上她精心準備的禮物——用相框裱起來的塗色作品。這幅漫畫畫的是院長牽著團治的手行走,兩人相視歡笑,鮮花綠葉圍繞著他們。
陳團治跟大家介紹:「這是院長,這是我。」這是畫由從事漫畫工作的慈濟志工勾勒黑白線條,團治來上色,志工協助裱框的用心之作。畫中兩人生動的表情,加上豐富的顏色,看起來簡直就是一對幸福的父女。大家都稱讚很漂亮,有創意。
林俊龍執行長用手比劃著自己的下巴,幽默地說:「院長畫的很Cute(可愛)哦!尤其是這圓溜溜的下巴。」這話引得現場一片笑聲。
團治指著這幅畫問陳院長:「院長還記得這一天嗎?」院長說:「當然記得,那一天是最重要的一天,最難忘的一天,那天是要去海邊。」陳團治說:「那天去了很多地方呢!」原來,畫中的這一情景,正是團治在花蓮經歷七次手術,並在室內經過足夠訓練之後,院長牽著她走出戶外的時候。
大家圍坐在二樓的客廳裡茶敘,志工和陳團治的同事們都來協助,給客人們都倒上一杯熱騰騰的豆漿。要說的是,這豆漿不是買來的,而是團治媽媽一大早起來用石磨磨的,古老的方法,磨出古早的味道。
志工柯春霞指著桌上的炸棗,跟陳院長說:「這次您要來,團治家裡人都很開心,昨天親戚都來幫忙炸炸棗,這炸棗可是我們閩南接待客人最大的禮節哦!」院長聽完後,馬上用手抓了一個小炸棗,整個都塞進嘴裡。可愛的樣子,讓志工又開心又感動。
繼續追蹤 為團治增高
陳英和院長來到陳團治家,對團治做了詳細的身體檢查。陳院長說:「剛剛給她做了關節功能檢查,在肌肉力量方面也都明顯增加,關節活動度侷限於原本結構就不正常,所以基本上沒有變化,目前希望持續進步。」
半年以後,會再評估一次,根據行走的距離,站地的時間,酸痛的程度,再決定是否進行延長手術。陳英和院長表示,所謂的延長手術,簡單而言就是院長希望幫助團治增高。這個手術是否可行,要看陳團治的腿是否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裝下延長器,最短的延長器也需要十來公分。
愛的接力 攜手助團治
陳團治回到廈門後不久,就在蓮花醫院的幫助下,到醫院客服體檢部工作,蓮花醫院同時安排復建師幫助她復建。
從家裡到醫院要坐兩個小時的公交車,陳團治說,還沒手術前,大家都知道她是殘疾人,公交車司機會特意開慢等她上車,乘客也都會讓座。現在大家都把她當作正常人,每次坐公交車她都要抓得牢牢的,生怕跌倒。大家都提醒陳團治,上車要記得帶拐杖,可以保護自己。
蓮花醫院院長李力分享:「慈濟的愛影響了蓮花醫院,員工也煥發出愛,從而更好地為病人服務。團治到我們醫院來,我們非常高興。剛來生活不能自理,院裡的同事們都來幫忙,確保團治不摔跤。」
陳院長感恩地說:「李院長提供給團治的不只是工作而已,而是整個過程,同仁圍繞她周圍保護她,讓她感受到可以自立。如果沒有院長,團治復建路會走得更久。」
相聚時間太匆匆,團治希望時間可以過得「再慢、慢、慢一點」,這樣「院長爸爸」就可以留在廈門久一點,「院長爸爸離開的那一刻,真的很不捨、很不捨!還沒見到他時,有很多話想跟他說,可是見到了,開心地卻忘記要說什麼好。」
看著院長的車漸漸消失在視野裡,陳團治只能回味著,「那個擁抱,好幸福!」
(文:湯韶松 中國大陸福建報導2015/11/14)